
建(构)筑物的破坏过程
建(构)筑物的破坏过程实质上是结构由稳定状态过渡到失稳、倒塌状态的力学过程。所谓结构是指建(构)筑物中用以支承或传递荷载的骨架部分。结构中承载构件爆破后,结构内力重新分布。许多构件的弯矩、剪力轴力将超过其极限承载力,从而在结构中形成破坏点。当结构中有足够多的破坏点形成后,结构的自由度将大于零,结构失稳、倒塌。由几何不变体系转变为几何可变体系。其破坏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承载构件的弹性变形;
(2)承载构件的开裂
(3)结构的整体下降;
(4)结构的失稳与倾倒;
(5)倾倒过程的解体;
(6)触地坍塌。
前两个阶段的作用是形成爆破缺口,后四个阶段组成了建(构)筑物从失稳到倒塌的过程。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