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地区常见待拆房屋构造特点
一、旧式里弄房屋构造
旧式里弄房屋的典型构造特点是采用中瓦屋面、立贴构架以及木质楼板层。
(一)中瓦屋面的构造
1.中瓦屋面的纽成
中瓦屋面由木桁条、椽子、望板砖、屋脊、泛水、天沟、斜沟、压顶、檐口和中瓦瓦片 等组成。
屋脊:两块屋面相交的水平阳角交线。
斜脊:两块屋面相交的倾斜阳角交线。
天沟:两块屋面相交的水平阴角交线。
斜沟:两块屋面相交的倾斜阴角交线。
泛水:指垂直构件(如墙体、烟囱等)与屋面阴,交线。
压顶:指伸出屋面外山墙的顶部及其出线粉刷。
檐口:指屋面下部边缘、雨水排出的地方。
2.中瓦屋面的做法
中瓦屋面一般有两种做法,即屋面板屋面和望板砖屋面。
(1)屋面板屋面即在木桁条上面钉屋面板,屋面板上铺中瓦。
(2)望板砖屋面即在木桁条上钉椽子,椽子间铺一层望板砖,上面铺盖中瓦,或将瓦片直接搁在椽子上而不铺板砖,这种屋面结构形式俗称冷摊瓦。
(二)立贴构架的构造
立贴构架一般用木柱及木梁所组成。常见为五柱落地,也有四柱、七柱落地做法。立贴构架是我国的传统做法,它以构架和木柱承重,砖墙仅作分隔和抵抗风雨等作用。立贴构架的构造特点完全用榫接,不用铁器,它的部位构件名称并不统一,一般木柱根据不同部分有中柱、廊柱、步柱、童柱(俗称矮囡)等称呼。梁有三架梁、五架梁、二架梁(俗称廊川>、进深大料等。桁条一般直接搁在柱上,除五架梁和进深大料要承受弯矩外,二架梁、二架梁等一般均不直接受力,而仅起连系梁的作用。立贴构架由于落地柱脚较多,在木柱间又镶有砖墙,所以构架横向刚度较好,一般不易变形。柱间有砖墙撑住,所以构架本身整体性较好。而桁条搁栅一般均以简支形式搁置于立贴构架或山墙上,因此立贴构架的纵向刚度较差。
(三)楼地板及楼梯构造
1.楼板
旧式里弄房屋一般采用木质楼板。楼板是由木楼板、木搁栅、踢脚板、剪刀撑、沿椽木等组成。木搁栅的截面有方木、圆木两种^搁栅伸入墙身部分须搁在沿橡木上。沿椽木的作用是分布搁栅传来的集中荷载和施时用来固定搁栅的位置。楼板一般采用2cm厚杉木企口板(有时也用洋松企口板)。楼板面和墙面之间的缝隙,用踢脚板遮盖。
2.地板
旧式里弄房屋的地板一般由清水碎砖、三合土、地搁栅、踢脚板和实铺木地板组成。
3.楼梯
楼梯由平台、梯段、栏杆扶手组成。
平台:平台是两组梯段的连接部分。平台的构造基本上和楼板相似,也是由搁栅和楼板组成的。平台的边梁因要支承楼梯的扶梯基座(斜梁),因而需要加大截面。平台梁与墙身的连接,基本上同楼板搁栅相似。
梯段:梯段由斜向的扶梯和踏步组成。扶梯与踏步连接形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1)闷筋式梯段踏步嵌于扶梯基座上从楼梯的外侧面看不到踏步。
(2)三角木梯段踏步钉在扶梯基座上从楼梯的外侧面能看到外露的踏步。
二、新式里弄房屋构造
新式里弄房屋的屋面除晒台、阳台等部位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台结构外,屋面大多数采用平瓦屋面。f部分仅讲述新式里弄房屋中的平瓦屋面,其他结构部位由于为常见结构,在此不作特别介绍。
平瓦屋面也属斜屋面的一种。由屋面(里层)、支承结构(结构层)和平顶(隔热层)
三部分组成。平瓦屋面的盖料采用机平瓦,支承结构一般以桁条承受屋面的荷载,通过承重墙及木屋架传递至基础。
1.厘面的组成屋面主要由木屋架、桁条、屋面板(如钉有椽子而没有屋面板,则为冷摊瓦屋面)、格椽、油毛毡、板条〔顺水条)、屋脊、泛水、天沟、斜沟、压顶、檐口、平瓦等组成。
2.平瓦屋面各部分构造平瓦:一般用机制粘土平瓦。
屋脊:一般用班次瓦屋脊
屋架:大多采用豪式木屋架。
桁条:大多采用方木,断面视跨度及间距大小而定。用料多为洋松
椽子:断面视桁条间距大小而异。
屋面板:般为杉木、松板、洋松企冂板
3.平瓦屋面的支承结构
平瓦屋面常用的支承结构有两种:山墙支承和屋架支承
(1)山墙支承即在山墙上搁置桁条,利用房屋的横向承重山墙直接支承桁条,屋面上部的荷载通过桁条传递给山墙,山墙端部可将桁条挑出,做成出檐平顶,成为悬山式屋面;也可把山墙做出屋面,成为硬山式的屋面。
(2)屋架支承屋架是由一组直杆组成的三角形杆件,由它承受经桁条传来的屋面荷载。屋架的每一杆件承受拉力或压力。
4.平瓦屋面檐口构造
屋檐起着排泄屋面雨水和保护墙身的作用。檐口的构造主要有挑岀屋槍α又称挑檐)和不挑出屋檐(称包檐)两类
推荐阅读:
